程序设计 = 数据结构 + 算法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别成为记录。
数据项: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它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注意,这里的性质相同指的是数据元素具有相同数量数量和类型的数据项。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形下,将数据对象简称为数据。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者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为了编写出好的程序,必须分析待处理对象的特性及各处理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研究数据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针对具体的问题。我们常常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结构分为四种:
集合结构
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外,没有其他关系。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一前驱,一 后继。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种一对多的层次关系,一前驱,多后继。
图形结构
图形结构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多前驱,多后继。
物理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分为两种: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顺序存储
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一致。
链式存储结构
然而,顺序存储结构无法处理需要时常变化的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物理结构是直接面向计算机的,其基本目标是将数据以及其逻辑关系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数据类型:是指一组性质相同的值得集合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 : ADT):是指一个数学模型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仅取决于它的逻辑特性,而与其在计算内部如何表示和实现无关。
抽象数据类型可以是已经定义且实现了的数据类型,比如,整型、浮点型,也可以是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同时,由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它不仅包括了数据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定义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说俄罗斯方块的游戏,一个方块包括了向左、向右、翻转等的操作。
为了之后更方便的讲解,程老师定义了描述抽象数据类型的格式:
ADT 抽象数据类型名 |
Data |
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定义 |
Operation |
操作1 |
初始条件 |
操作结果描述 |
操作2 |
操作 n |
...... |
endADT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zj-blogs/p/1081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