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java 集合之HashMap

时间:2019-04-24 14:51:08      阅读:10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实现原理:

技术分享图片

HashMap由数组+链表组成,数组是HashMap的主体,链表则是主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

如果通过hash定位到数组位置没有链表,则查找、添加速度很快。否则,就要解决hash冲突,操作链表。遍历链表时,通过key对象的equals方法逐一比对。

构造hashmap的时候有两个参数,initialCapacity初始容量(默认16)、loadFactor装载因子(默认0.75)。

向容器中添加元素的时候,如果元素个数达到阈值(元素个数=数组长度*loadFactor),就要自动扩容。

使用一个新的数组代替已有的数组,每次扩容为先前的两倍。

经过 rehash 之后,元素的位置要么在原位置,要么在原位置再移动2次幂的位置。

hash函数

技术分享图片

调用对象key自带的hashCode(),hashCode()返回intl类型值。

右位移16位,正好是32bit的一半,自己的高半区和低半区做异或,就是为了混合原始哈希码的高位和低位,以此来加大低位的随机性。而且混合后的低位掺杂了高位的部分特征,这样高位的信息也被变相保留下来。

散列值不能直接使用,还要对数组长度取模(异或实现散列值映射到数组,^代替%,效果一样),得到余数才能访问数组下标。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https://www.hollischuang.com/archives/2091

java 集合之HashMap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natian-ws/p/1076221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