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
强调的是服务的大小,它关注的是某一个点,是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提供落地对应服务的一个服务应用。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协作(通常是基于HTTP协议的RESTful API).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的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另外,应当尽量避免统一的、集中式的服务管理机制,对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根据业务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
优点
每个服务足够内聚,足够小,代码容易理解这样能聚焦一个指定的业务功能或业务需求
开发简单、开发效率提高,一个服务可能就是专一的只干一件事.
微服务能够被小团队单独开服,这个小团队是2到5人的开发人员组成
微服务是松耦合的,是有功能意义的服务,无论是在开发阶段或部署阶段都是独立的.
微服务能试用不同的语言开发
易于和第三方集成,微服务允许容易且灵活的方式集成自动部署,通过持续集成工具,如Jenkins,Hudson,bamboo.
微服务易于被一个开发人员理解,修改和维护,这样小团队能够更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果.无需通过合作才能体现价值
微服务允许你利用融合最新技术.
微服务只是业务逻辑的代码,不会和HTML,CSS或其他界面组件混合.
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存储能力,可以有自己的数据库.也可以有统一的数据库
缺点
开发人员要处理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
多服务运维难度,随着服务的增加,运维的压力也在增大
系统部署依赖
服务间通信成本
数据一致性
系统集成测试
性能监控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jzc/p/1075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