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有三大思想特征,分为:
1.封装:将数据封存起来,不让别人看到。面向对象中的基本语法 “类的定义”即是一种最基本的封装,那么更严格封装的说明是尽量将属性做出“私有的”——并通过共有的方法来向外提供对该属性的“可控性操作”
2.继承:
3.多态:看起来用的是相同的东西(方法),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通常是指一个对象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动作)但得到不同的结果
也指不同的对象使用相同的方法,但得到不同的结果
关于HTTP协议,
这是一种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约定好的一套语法规则
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浏览器发起请求,服务器对其返回响应,断开TCP连接
请求数据分成三部分
请求行:request_line
请求头:request_header
请求主体:request_content
POST请求
存在请求主体数据。
请求行:POST
请求头:存在对请求主体的描述
请求主体:post数据
响应协议也分为三部分
响应行:响应数据的第一行,响应结果的概述
响应状态码,和响应消息,一一对应。
302 Found:重定向,配合响应头Location使用。
404 Not Found:请求资源不存在。
403 Forbidden:没有权限访问该地址
200 ok: 请求成功
500 Server Internal Error: 服务器内部错误
响应头: 服务器告知浏览器属性信息
响应主体:主体数据(通过浏览器的查看源代码所看到的内容)
操作响应头,header()可以
操作响应主体,任何的输出,都是响应主体。(echo, print,var_dump,PHP标签之外的所有HTML代码)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biruofeng/p/1057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