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模式:
命令模式:运行vim时,默认进入命令模式;可对文本进行复制、粘贴、删除和查找;
编辑模式:文本录入
末行模式:保存退出等,运行命令;
三种模式之间的切换:
从上图可知,“输入模式”与“末行模式”之间无法直接切换,必须回到命令模式再切换;
命令模式命令: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下面新建一行,并进入编辑模式;
dd: 删除(剪切)光标所在整行;
5dd: 删除(剪切)从光标所在起的向下 5 行,包括光标行;
yy: 复制光标所在整行;
5yy: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起到的向下 5 行,包括光标行;
p: 将之前删除(dd)或复制(yy)过的数据粘贴到光标所在行的下一行;
P: 将之前删除(dd)或复制(yy)过的数据粘贴到光标所在行的上一行;
u: 撤销上一步的操作;
n: 显示搜索命令定位到的下一个字符串;
N: 显示搜索命令定位到的上一个字符串;
G: 跳转至最后一行;
#G: 跳转至指定#的行,#表示数字;
gg: 第一行;
末行模式命令:
:q 退出;
:q! 强制退出(放弃对文档的修改内容);
:x 保存退出;
:wq 保存退出;
:wq! 强制保存退出;
:set nu 显示内容行号;
:set nonu 不显示内容行号;
:数字 当文本显示行号后,光标跳转到指定行号
:命令 执行命令;
:s/A/B 将当前光标所在行的第一个 A 替换成 B;
:s/A/B/g 将当前光标所在行的所有的 A 替换成 B;
:%s/A/B/g 将全文中所有的 A 都替换成 B;
?字符串 在文本中从下至上搜索该字符串;配合命令模式中的 n,N 使用;
/字符串 在文本中从上至下搜索该字符串;配合命令模式中的 n,N 使用;
:w /PATH/TO/SOMEWHERE 当前文本保存另存到其他路径;
配置方法永久生效:
CentOS 7 如下:
1:# vim /etc/hostname
2:# echo 主机名 > /etc/hostname
CentOS 6 如下:
1:#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主机名
2:# hostname 主机名 立即临时生效;
CentOS 7 里面的网卡名称改成 enoxxxxx 格式;也有 ensfxxxx 格式;
en 代表 enthernet 以太网;
o 代表 onboard 内置网卡;主板自带;
xxxx 代表 编号唯一性,迁移系统不会出错;
sf 代表 外加的网卡;
TYPE=Ethernet 网卡类型
BOOTPROTO=static 网络地址协议:dhcp,static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c6b064f4-2850-4b28-bb8b-718960a3ac0f
DEVICE=eno16777736 网卡名称
ONBOOT=yes 开机自动启用网口
IPADDR=192.168.30.100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掩码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antasyxo/p/1053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