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Array对象常用方法

时间:2019-02-21 11:39:38      阅读:18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不改变原数组: 
1、concat()  连接两个或多个数组 不改变原数组 返回被连接数组的一个副本 


2、join()  把数组中所有元素放入一个字符串 不改变原数组 返回字符串 


3、slice()  从已有的数组中返回选定的元素 不改变原数组 返回一个新数组 


4、toString()  把数组转为字符串 不改变原数组 返回数组的字符串形式

 

改变原数组: 
5、pop()  删除数组最后一个元素,如果数组为空,则不改变数组,返回undefined 改变原数组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6、push()  向数组末尾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 改变原数组 返回新数组的长度 


7、reverse()  颠倒数组中元素的顺序 改变原数组 返回该数组 


8、shift()  把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删除,若空数组,不进行任何操作,返回undefined 改变原数组 返回第一个元素的值 


9、sort()  对数组元素进行排序(ascii) 改变原数组 返回该数组 

var b = [cc];
var d=b.shift();
console.log(d);   // cc
console.log(b);  // []
var arr = [
    {name: 张三,age: 22},
    {name: 李四,age: 20},
    {name: 王五,age: 24}
];
function compare(a,b) {
    return a.age - b.age
};
console.log(arr.sort(compare))  

//[
//   {name: ‘张三‘,age: 22},
//   {name: ‘李四‘,age: 20},
//   {name: ‘王五‘,age: 24}
//]

 

  
10、splice()  从数组中添加/删除项目 改变原数组 返回被删除的元素 


11、unshift()  向数组的开头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 改变原数组 返回新数组的长度

Array对象常用方法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henpeng/p/1041129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