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力量》
前言: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训练拥有卓越的沟通能力。不论什么提问,都要超越问题本身,尤其是明显的攻击性问题表面肤浅的逻辑含义。
1. 面试:绝大多数没有经过说话训练的人平均自我介绍时间为56s,但其实面试官没有限定时间,就算有也是2min之内,所以很多人本可以在剩下的1min内介绍自己的性格、特长或者任何可以打动面试官的东西。
2. 三个弱点:时间短、内容散无逻辑(水词、语气词多)、内容多是主观看法(无事例或数据支持)
第一部分 说话的方法(8)
1. 讲述:完整、有条理
要点:讲述1min45s-2min15s,超过5min别人会期望你给出个人见解,而不会关注客观事实的描述。语言流畅(无水词),充分利用时间、逻辑清晰、事实细节(数据)。
2. 叙述 = 讲述+剪裁事实
通过剪裁事实传达观点,有目的说服别人和影响别人的思维和行动。
立场定位:首先确定自己的立场和目的,直接影响你和听众关系的发展方向。
剪裁事实:让别人自己得出结论,你的观点会变得更容易接受。
提高:目的性思考力、动态观察力、灵活交谈力(逻辑)
3. 表达 =讲述+剪裁事实+互动表演
| 
 4要素  | 
 立场定位  | 
 分析受众  | 
 动态反馈  | 
 断点续接  | 
| 
 目的  | 
 认知水平、价值取向、内心期待  | 
 手脚动作、面部表情  | 
 
  | 
|
| 
 3技巧  | 
 肢体语言  | 
 善用道具  | 
 关键词、数据  | 
 ——  | 
| 
 微笑、眼神平视、抑扬顿挫、坐直or站着走动、两手高于腰线、手张开、别隔桌子说话  | 
 如果你想让领导知道你的业绩,为什么不把每一次业绩都记录下来,做个文件轴呢?  | 
 1.你希望听众记住什么内容? 2.有时候不说话比说话管用  | 
 ——  | 
| 
 受众  | 
 认知水平 (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习惯用语)  | 
 价值取向 (思维境界、 善意敌意、接受度)  | 
 内心期待 (期待听、收获)  | 
| 
 大学招聘宣讲会学生  | 
 大部分无工作经验、对职位了解甚少、少部分有明确目标  | 
 高不成低不就、钱多活少离家近  | 
 城市、工作内容、培训机会、工资水平、五险一金  | 
| 
 刚入职员工  | 
 无工作经验、 摸索状态  | 
 察言观色、少说多做、偷师学艺  | 
 多学技能多考证、寻找机会升职加薪、跳槽  | 
| 
 新上任领导  | 
 某方面能力较强、 严谨派或随意派  | 
 强势一方、 时间很贵  | 
 受下属敬畏、安排任务及时完成好、有技巧的提好建议  | 
| 
 新婚夫妇  | 
 兼顾两家亲戚、朋友  | 
 和平相处、事业家庭兼顾、生活幸福  | 
 朋友亲人祝福、对方家人尊敬  | 
| 
 多年不见的老友  | 
 无太多共同话题  | 
 每个人参与讨论  | 
 有话题聊、气氛好、现状、未来打算  | 
4. 讨论 = 提问:多人的讲述、叙述、表达 (开会or聚会)
(1). 重要技巧是提问。理解别人的表达—分析内容—针对性提问。
(2). 思考:你想表达什么?你想收获什么?你会改变别人想法吗?
(3). 4要点:主题 (多次重复、关键词);客观事实 (保持高度敏感);提炼观点 (表明试图理解对方,而不是对抗,对方会感到很欣慰);逻辑关系 (真正厉害的讨论在于让结论不攻自破)。
(4). 怎么做:主动参与讨论,多熟悉社会上其他人的想法、经历经验。
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不断追究客观事实、细节,并用逻辑思维理解他人的观点。
增强个人影响力,优化人际关系网,
5. 汇报
(1). 三要素:客观事实+数据、立场观点(目的、与对方的关系)、基于前2项的建议(有具体的行为指导+可行性预测)。比例为424.
(2). 汇报是职场小白过渡到中层管理阶级必备的技能。经常锻炼这一技能会在职场有长远的发展潜力。
(3). 怎么做:通过不断练习分析事实、逻辑得出有说服力的观点,给出具体的行为指导和可行性预测。这种人能得到相当快的晋升。
练:汇报一下自我提升的计划。(5min)
| 
 方面  | 
 思维认知  | 
 做事章法  | 
 表达力  | 
| 
 客观事实  | 
 经验少、认知低级  | 
 目的不明确、遇难退缩、没达预期  | 
 水词多、啰嗦、逻辑模糊  | 
| 
 观点立场  | 
 挣大钱、生活体面、内心满足  | 
 高效、达到预期、形成正反馈  | 
 语言流畅、时间合理、逻辑有说服力  | 
| 
 行为指导+可行性  | 
 阅读(做笔记、读后感)、2min讲述练习  | 
 行动前确定目的、20%重点策略、 落实+调整  | 
 读文章、刻意避免水词、2min讲述练习  | 
6. 陈述 = 书面文字 + 表达(出口成章)
(1). 总结性发言,偏书面词汇,超强的逻辑和说服力。
需要阅读、深度加工书面文字、锤炼口语表达。
(2) . 2个基本要求:
次序:讲述按照时间顺序or事件发展顺序;做事要考虑哪些可以不用做,哪些能减少时间做,即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
时间次序、人物次序、观点次序。
层次:纵深感。
(3) . 多练笔,训练书面表达陈述就会大大提高,训练看问题的深度和逻辑。
下笔如有神才能出口成章。
7. 解释 — 倾听逻辑
(1). 倾听关键是听懂逻辑。
如果听不懂对方的逻辑,就会左耳进右耳出,一个细节进入耳朵后在大脑里加工过就不会遗忘,这就是真正的听懂了。
(2). 用自己的话概括对方的意思,让对方觉得你懂了,觉得被尊重。
(3). 适当迎合,是为了获得信任,但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立场。之后仍然发问,建立新事物引导对方扭转看法。
(4). 企业/团队的发展20%靠策略,80%靠执行,而执行的80%靠沟通。
个人的发展20%靠专业能力,80%靠沟通。
8. 回应(辩论) = 陈述 + 解释
(1). 解释适当迎合对方,随后攻破对方逻辑,语气委婉。
回应是一种对抗的关系,相当于辩论。级别比较高,我还是先练基本功吧。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j-attitudes0303/p/1035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