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近摄镜拍摄微距

时间:2018-12-01 11:36:43      阅读:14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本文转载自近摄镜之家。

论摄影画质,当然微距镜头最好,主要是微距镜头专门做了近场纠正,但近摄镜完全可以获得95%的微距镜头画质,当然前提是你必须镜头本身的素质好,近摄镜本身要消色散的。而且长焦镜头+长焦近摄镜可以获得长焦微距的效果,如果你的镜头防抖,则可以获得防抖微距的效果,大家都知道专门的长焦微距有多贵。 专门的防抖长焦微距还没有生产出来。

加近摄镜后镜头的焦距:1/f=1/fo+1/fc 其中fo是原透镜的焦距,fc是近摄透镜的焦距

技术分享图片

例如:300MM镜头+450MM 近摄镜得到:1/f=1/300+1/450

f=180MM,可见加近摄镜焦距变短,要获得长焦微距你就要用长焦镜头加长焦近摄镜。

技术分享图片

加近摄镜后镜头的工作距离L:

最远的对焦距离相当于近摄镜的焦距长度(最远的对焦距离这里指物体到近摄镜的距离.)

技术分享图片

 

加近摄镜后,因为近摄镜把焦点的点光变成平行光,正好是镜头本身对焦无穷远的状态.

由于最远的对焦距离等于近摄镜的焦距,这是无穷远就不能合焦了,这是和微距镜头不同的.

技术分享图片

最短对焦距离l:

测量起来就是,镜头手动对焦到最近处,加近摄镜后,前后移动相机到对上焦,这时的距离就是最近对焦距离.当然,这也是获得最大成像倍数的地方.

技术分享图片

1:1的成像距离L。:

 

根据1:1的成像公式,马上可以得到1:1的成像距离为4倍的复合焦距,如300复合焦距为180MM,则1:1的成像距离为720MM.(注意,这个距离不是由前镜片算的,而是CCD/CMOS到物体之间的距离.) 如果要计算物体到近摄镜的距离L1,可以用这个距离减去相机的厚度和镜头的长度.

技术分享图片

有趣的是,如果L》L1》l ,你可以获得大于1:1的微距摄影效果,否则小于1:1。

技术分享图片

红丝绒最考验微距了,成像不够锐利,或者色散大,都不能很好地表现红丝,近摄镜片有这样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技术分享图片

近摄镜的选择:

近摄镜,一般和镜头匹配最省事,但大小差一些的完全无妨.因为微距拍摄的时候,其实只有镜头中间部分参加成像,比如77MM的镜头,在加上近摄镜后其实最多也就55MM参加了成像,买个55以上口径的近摄镜用转接环拧上去,完全没有问题.因此一块近摄镜用在多个口径不同的镜头上是没有问题的,买多个转接环就是了,转接环也就20来块的价钱.

 

技术分享图片

无放大效果

技术分享图片

100%放大效果

技术分享图片

镜头倒接和近摄环或皮腔的方便性都不如近摄镜,画质又都比不上微距镜头。

近摄镜拍摄微距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ianqiang/p/1004834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