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3.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10 | 10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10 | 10 |
Development | 开发 | 690 | 775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200 | 15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100 | 30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0 | 10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20 | 20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100 | 15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200 | 40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10 | 5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50 | 10 |
Reporting | 报告 | 20 | 30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10 | 10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5 | 1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5 | 10 |
· | 合计 | 720 | 815 |
痛点——现有的论文没有很好的分类整合起来,一篇篇查找效率太低,无法及时有效的获得最新的热门领域和研究方向
他不知道近几年顶会的热门领域和研究方向,根据论文list去一篇一篇查找总结效率又着实太低
需求
优势:
劣势:
登录页面
登录之后直接切换到会议热点(首页),为相关会议的热点新闻以及十大热门论文,可以方便使用者了解最新的会议动态。检索结果
采用混合检索,可以通过人名、论文名、会议等进行检索,并且将检索到的结果按分类或综合查看。在概要页可查看论文的标题、作者、属性(oral、spotlight、poster)、源代码链接等信息。检索结果中还会显示收藏、下载、添加笔记的人数,亦可以查看他人的笔记,方便自己的学习。还可以添加收藏、笔记方便日后查看、学习。
论文列表
可以通过拖拽excel表格的形式上传文件,上传文件后可在下方的列表中查看,并选择论文进行进行添加。添加后即可在论文结果处查看论文的题目、作者、原文链接、摘要、关键词等信息。
论文分析
热度走势分析
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来查看该关键词近10年来的热度对比趋势图。可以自行选定10年内的某个时间。论文分析
通过输入论文标题,检索出该论文,并通过词频图以及饼状图展示出该论文中的高频词汇。我的收藏
可以查看自己收藏的论文个人中心
根据时间轴排序查看下载、笔记、喜欢和浏览记录。
困难1:对需求理解不够准确
困难2:第一次使用原型设计工具,RP为全英文软件,刚开始完全不知道那个按钮在哪里
前两次的作业都是独立完成,而这次的作业需要结对,原本以为两个人做起来会轻松许多。但是在实践中证明这次的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和队友两个人从最初的一起理解题目,到后面的设计,实现中不断的讨论修改细节。每做一个小模块我们都讨论了一下我们是不是理解错题目了。而且有时和队友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就出现了做着做着发现和刚开始讨论的有出入,就要重新修改的情况。因为对RP软件的不熟悉,刚开始制作的时候进度很慢,后面熟悉之后就快了很多了。一步一步的做出一个原型设计还是挺不错的(虽然中间的过程很艰辛)。我们觉得我们设计的页面还是挺友好美观的。
skill/技能 | 课前评估 | 课后评估 |
---|---|---|
Programming:Tst | 0 | 6 |
Programming Language | 3 | 7 |
Development on Different Platforms | 3 | 7 |
Person Software Process:个人源码管理 | 1 | 7 |
Person Software Process:估计,记录工作量 | 1 | 6 |
在学习这门课之前都没有做任何的记录,个人源码管理也只是保存在电脑中,没有上传到github上面过。在每一次的编程作业时只会大概的感觉一下这个我要做多久,做完之后也不会去记录和反思。但是通过这几次的作业,都会去记录每一小项花费的时间。通过学习熟悉git的基本操作,将源码上传到github上,这样就算没有带着自己的电脑也能在别人电脑上继续完成项目。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达到估计得水平。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sl-/p/969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