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整体上是巩固了前端代码知识,虽然我以后估计不会走前端的路吧。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提升,这么大规模的团队协作算是第一次,这个过程是难得可贵的。不足的地方是自己设计的部分还是存在bug,因为对图表实现不是很了解,加上图表代码算是引用自带的,所以调试方面不能从源码去找,就很纠结。总而言之目前收获还是蛮大的。
- 结对估计200行,团队大概1000行
- 团队作业。因为周期比较长,而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经历。
- 每天一个小时是保底的,遇到团队项目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能会有2个小时,每周大概平均10个小时
- 新的软件只有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
- 同上
- 前端表示没有新语言,虽然是微信小程序开发,自带的东西会有一点不一样,但基本都是基于html和css的,只不过换个名字而已
- 开发小程序吧,总的来说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测试界面。如果只是单纯的网页用电脑不同的浏览器测试就行了,手机必须要有真机。
- 团队协作的能力,很久没有进行团队合作的项目,沟通能力也得到提升。
- 巩固了JAVA和前端。并且感觉以前对前端不是很了解的地方突然就明白了,好久没练练有些生疏,但是经过团队合作基本上都想起来了。
- 结对项目过程是比较轻松的,和队友比较有默契,能够感受到一个团队达成统一共识是很重要的。
- 团队项目过程是稍微有一点曲折的,但是人多力量大,可以多角度看待问题,对于软件开发如果以单人的认识走下去必然会出现问题的。
- 要注重与团队的交流。alpha阶段的时候和后端没有交流好,导致同时对同一文件对前后端进行修改,最后git上merge出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花费了很多时候。所以在后面的开发中协商好了开发时间。
- 不知道为什么整个过程下来我佛了呢?做都是在认真做的,达到理想的成功就很满足了。
- 对于大一的我:早睡早起,注意养生。心平气和,不要生气。佛系。
- 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不要把软件工程当作作业去应付,个人认为在大学生涯中必须要实际参与一次多人项目的开发。因为以后走入社会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人,走进公司也必定会遇到团体项目。就把这次实践当成一次社会模拟,无论队友好坏,假设队友很糟心,那以后在社会上遇到类似的人也会有心理准备;假设队友很靠谱,那就去体验开发的乐趣吧。
- 对于换人机制:我们达成了共识,感觉上都是各个团队在交换吉祥物。事实上不会有团队把实力好的人换走的,所以基本上大部分团队换人并没有对整体造成什么影响。
- 萌芽阶段:组成团队,确立了大致的开发方向。这个过程很顺利,基本上是提议一提出就得到了全员赞同。
- 磨合阶段:alpha阶段刚开始,基本上开发是很顺利的,除了以上提到的git问题,磨合的还是很顺利。
- 规范阶段:队员的磨合都非常顺利了,编写代码也都依照代码规范,基本上按照预计想法在走。
- 创造阶段:我们团队最后按照理想的设计把小程序做出来了,可以实用。最后提出新的计划要求也按时间做完了。但是说“创造”,应该是没有的。
6月7号beta项目复审,所以那一天的数据掠过。基本上用户数量是稳定的。特别是我们的PM这个每天记账的忠实用户。
具体的各种进度,在团队博客里都有总结:
码云地址:https://gitee.com/SE-Tally/Tally
这门课结束后码云大概会是一个非公开状态,代码是机密的。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akurai3104/p/919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