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阶段总结篇

时间:2018-06-14 23:41:10      阅读:19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今天主要是总结一下我们之前讲的参数问题,复习一下下~、

 技术分享图片

 

1、赋值

先来看一段代码:

#代码1
def LSF_1(X,Y):
  print({},{}.format(X,Y))
def LSF_2(Y,X):
  print({},{}.format(Y,X))
LSF_1(hello.world)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hello world
LSF_2(hello,world)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hello world

#代码2
def LSF_1(X,Y):
  print({},{}.format(X,Y))
def LSF_2(Y,X):
  print({},{}.format(Y,X))
LSF_1(Y = world,X = hello)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hello world
LSF_2(X = hello,Y = world)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world hello

还记得这段烦人的代码吗?是的,研究X,Y的赋值问题,什么时候会调换顺序,什么时候不会?你对比一下,主要是把握X,Y每一时刻对应的值,以及他们的值分别如何获得。

2、给同一个参数赋多个值

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有x,y,z三个参数的函数,在这个参数里我们给y赋多个值,给x,z分别赋一个值,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给y前面加一个*,最后y得到的值的组合其实是一个组合,我们来回顾一下代码:

def LSF2(x,*y,z):
  print(x,y,z)
#按回车,直到看到<<<
LSF2(1,2,3,z=4)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1 (2, 3) 4

你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z的赋值形式。因为要区分y的赋值个数。

3、将赋值转化为字典形式:

直接在变量前面加多一个*,就能得到字典的输出形式了,回顾一下示例代码:

def LSF3(**X):
   print(X)
#按回车,直到看到<<<
LSF3(a = 1,b = 2,c = 3)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a‘: 1, ‘b‘: 2, ‘c‘: 3}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回顾到这里啦~

 技术分享图片

 

(文章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阶段总结篇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alaxyfengfeng/p/918539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