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  设计可复用的软件
 5-1节学习了可复用的层次、形态、表现;本节从类、API、框架三个层面学习如何设计可复用软件实体的具体技术。
Outline
- 设计可复用的类——LSP
- 各种应用中的LSP
- 数组是协变的
- 泛型中的LSP
- 为了解决类型擦除的问题-----Wildcards(通配符)
 
- 设计可复用的类——委派与组合
- 设计可复用库与框架
Notes
## 设计可复用的类——LSP
- 在OOP之中设计可复用的类
- 封装和信息隐藏
- 继承和重写
- 多态、子类和重载
-  泛型编程
-  LSP原则
-  委派和组合(Composition)
 
【行为子结构】
行为子结构的示例一:

- 子类满足相同的不变量(同时附加了一个) 
- 重写的方法有相同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 故该结构满足LSP 
 行为子结构的示例二:

- 子类满足相同的不变量(同时附加了一个)
- 重写的方法 start 的前置条件更弱
- 重写的方法 brake 的后置条件更强
- 故该结构满足LSP 
行为子结构的示例三:

 
 【Liskov替换原则(LSP)】 更多参考:LSP的笔记
- 里氏替换原则的主要作用就是规范继承时子类的一些书写规则。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父类方法不被覆盖。
- LSP是子类型关系的一个特殊定义,称为(强)行为子类型化。在编程语言中,LSP依赖于以下限制:
- 前置条件不能强化
- 后置条件不能弱化
- 不变量要保持或增强
- 子类型方法参数:逆变
- 子类型方法的返回值:协变
- 异常类型:协变
 
- 协变(Co-variance):
- 父类型->子类型:越来越具体(specific)。
- 在LSP中,返回值和异常的类型:不变或变得更具体 。
- 栗子: 
 
- 逆变(Contra-variance):
- 父类型->子类型:越来越具体specific 。
- 参数类型:要相反的变化,不变或越来越抽象。 
- 栗子: 
- 但这在Java中是不允许的,因为它会使重载规则复杂化。
 
 总结:

(1.子类型(属性、方法)关系;2.不变性,重写方法;3.协变,方法返回值变具体;4.逆变,方法参数变抽象;5.协变,参数变的更具体,协变不安全)
 
## 各种应用中的LSP
【数组是协变的】
- 数组是协变的:一个数组T[ ] ,可能包含了T类型的实例或者T的任何子类型的实例
- 下面报错的原因是myNumber指向的还是一个Integer[] 而不是Number[]
Number[] numbers = new Number[2]; 
numbers[0] = new Integer(10); 
numbers[1] = new Double(3.14);
Integer[] myInts = {1,2,3,4}; 
Number[] myNumber = myInts;
myNumber[0] = 3.14; //run-time error!
 
 
 【泛型中的LSP】
- 泛型是类型不变的(泛型不是协变的)。举例来说 
- ArrayList<String>是- List<String>的子类型
- List<String>不是- List<Object>的子类型
 
- 在代码的编译完成之后,泛型的类型信息就会被编译器擦除。因此,这些类型信息并不能在运行阶段时被获得。这一过程称之为类型擦除(type erasure)。
- 类型擦除的详细定义:如果类型参数没有限制,则用它们的边界或Object来替换泛型类型中的所有类型参数。因此,产生的字节码只包含普通的类、接口和方法。
- 类型擦除的结果: <T>被擦除 T变成了Object
  
 
- Integer是number的子类型,但Box<Integer>也不是Box<Number>的子类型 
- 这对于类型系统来说是不安全的,编译器会立即拒绝它。

【为了解决类型擦除的问题-----Wildcards(通配符)】
- 无界通配符类型使用通配符(?)指定,例如List <?>,这被称为未知类型的列表。
- 在两种情况下,无界通配符是一种有用的方法:
- 如果您正在编写可使用Object类中提供的功能实现的方法。
- 当代码使用泛型类中不依赖于类型参数的方法时。 例如,List.size或List.clear。 事实上,Class <?>经常被使用,因为Class <T>中的大多数方法不依赖于T。
 
 栗子: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List(List<Object> list) { 
    for (Object elem : list) 
        System.out.println(elem + " "); 
    System.out.println(); 
} 
 
  printList的目标是打印任何类型的列表,但它无法实现该目标 ,它仅打印Object实例列表; 它不能打印List <Integer>,List <String>,List <Double>等,因为它们不是List <Object>的子类型。 
  要编写通用的printList方法,请使用List <?>
1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List(List<?> list) { 
2     for (Object elem: list) 
3 System.out.println(); 
4 } 
5 
6 ist<Integer> li = Arrays.asList(1, 2, 3); 
7 List<String>  ls = Arrays.asList("one", "two", "three"); 
8 printList(li); 
9 printList(ls);
 

 
 
 
 
 
 
 
## 设计可复用库与框架
  之所以library和framework被称为系统层面的复用,是因为它们不仅定义了1个可复用的接口/类,而是将某个完整系统中的所有可复用的接口/类都实现出来,并且定义了这些类之间的交互关系、调用关系,从而形成了系统整体 的“架构”。、
- 相应术语:
-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库或框架的接口
- Client(客户端):使用API的代码
- Plugin(插件):客户端定制框架的代码
- Extension Point:框架内预留的“空白”,开发者开发出符合接口要求的代码( 即plugin) , 框架可调用,从而相当于开发者扩展了框架的功能
- Protocol(协议):API与客户端之间预期的交互序列。
- Callback(反馈):框架将调用的插件方法来访问定制的功能。
- Lifecycle method:根据协议和插件的状态,按顺序调用的回调方法。
 
【API和库】
- API是程序员最重要的资产和“荣耀”,吸引外部用户,提高声誉。 
- 建议:始终以开发API的标准面对任何开发任务;面向“复用”编程而不是面向“应用”编程。 
- 难度:要有足够良好的设计,一旦发布就无法再自由改变。 
- 编写一个API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 API应该做一件事,且做得很好
- API应该尽可能小,但不能太小
- Implementation不应该影响API
- 记录文档很重要
- 考虑性能后果
- API必须与平台和平共存
- 类的设计:尽量减少可变性,遵循LSP原则
- 方法的设计:不要让客户做任何模块可以做的事情,及时报错
 
【框架】
框架分为白盒框架和黑盒框架。 
- 白盒框架: 
- 通过子类化和重写方法进行扩展(使用继承); 
- 通用设计模式:模板方法; 
- 子类具有主要方法但对框架进行控制。
 
- 黑盒框架: 
- 通过实现插件接口进行扩展(使用组合/委派); 
- 常用设计模式:Strategy, Observer ; 
- 插件加载机制加载插件并对框架进行控制。
 
 
【软件构造】第五章第二节  设计可复用的软件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hithongming/p/918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