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将复杂的问题分解简单化研究。
顺口溜:(应表会传往树屋)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各种应运程序。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传输层 :确定通信是否可靠、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     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路由
数据链路层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物理层 : 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TCP/IP五层模型
?   应用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或者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合并为 网络接口层 四层模型
常见协议及端口号:
?   应用层:
HTTP(80)、 FTP (20/21)、TFTP(69)、 SMTP(25)、 SNMP(161)、 DNS(53)、
TELNET(23)、 HTTPS(443)、 POP3(110)、 DHCP(67)
?   传输层:TCP  、UDP
?   网络层:ICMP(ping)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   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没有定义任何特定的协议,支持所有的标准和特定协议。
协议数据单元:
?   协议数据单元     比特 帧 包 段     bit  frame  package  segment
?   物理层       ——bit  比特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   网络层       ——数据包
?   传输层       ——数据段
?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数据在每层间传播要添加报文头部。解封装层层解开报文头部,同时整理解封装数据。
原文:http://blog.51cto.com/8149087/210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