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模型:
Physical Layer:
Link Layer: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标头"的长度,固定为18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
Network Layer:
ip协议的作用: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有了ARP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MAC地址,可以把数据包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之上了。
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
Application Layer:
从用户角度出发的上网设置:
TCP/IP
*本机的IP地址
* 子网掩码
* 网关的IP地址
* DNS的IP地址
这个协议规定,每一个子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负责管理本网络的所有IP地址,它叫做"DHCP服务器"。新的计算机加入网络,必须向"DHCP服务器"发送一个"DHCP请求"数据包,申请IP地址和相关的网络参数。
常说的交换机工作在第二层
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连通不同的网络,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网关:不同协议间移动数据,而路由器在不同网络间移动数据
路由表
原文:http://www.cnblogs.com/theodoric008/p/789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