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认情况下,logging将日志打印到屏幕,日志级别为WARNING;
日志级别大小关系为:CRITICAL > ERROR > WARNING > INFO > DEBUG > NOTSET,当然也可以自己定义日志级别。
|
logging.basicConfig函数各参数:
filename: 指定日志文件名
filemode: 和file函数意义相同,指定日志文件的打开模式,‘w‘或‘a‘
format: 指定输出的格式和内容,format可以输出很多有用信息,如上例所示:
%(levelno)s: 打印日志级别的数值
%(levelname)s: 打印日志级别名称
%(pathname)s: 打印当前执行程序的路径,其实就是sys.argv[0]
%(filename)s: 打印当前执行程序名
%(funcName)s: 打印日志的当前函数
%(lineno)d: 打印日志的当前行号
%(asctime)s: 打印日志的时间
%(thread)d: 打印线程ID
%(threadName)s: 打印线程名称
%(process)d: 打印进程ID
%(message)s: 打印日志信息
datefmt: 指定时间格式,同time.strftime()
level: 设置日志级别,默认为logging.WARNING
stream: 指定将日志的输出流,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输出到sys.stderr,当stream和filename同时指定时,stream被忽略
|
|
从上例和本例可以看出,logging有一个日志处理的主对象,其它处理方式都是通过addHandler添加进去的。
logging的几种handle方式如下:
logging.StreamHandler: 日志输出到流,可以是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 日志回滚方式,实际使用时用RotatingFileHandler和TimedRotatingFileHandler logging.handlers.SocketHandler: 远程输出日志到TCP/IP sockets |
由于StreamHandler和FileHandler是常用的日志处理方式,所以直接包含在logging模块中,而其他方式则包含在logging.handlers模块中,
上述其它处理方式的使用请参见python2.5手册!
|
上例3:
|
上例4:
|
from:http://blog.csdn.net/yatere/article/details/6655445
拍桌子! logging很重要, 来整理下。 回炉重学
logging的日志可以分为 debug()
, info()
, warning()
, error()
and critical() 5个级别
最简单的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import logging logging.debug( ‘debug ....‘ ) logging.info( ‘info ....‘ ) logging.warning( ‘warning ....‘ ) logging.critical( "server is down" ) # 输出 WARNING:root:warning .... CRITICAL:root:server is down # 由此可以得到,默认的日志级别为warning |
在logging中可以设置日志级别以及日志文件路径等。
1
2
3
4
5
6
7
8
|
import logging # 在设置level时,可以指定日志级别的关键字,也可以指定日志的数字级别,这里的logging.INFO指定的就是数字级别为20,也可以直接输入20 logging.basicConfig(filename = ‘test.log‘ ,level = logging.INFO) logging.debug( ‘debug ....‘ ) logging.info( ‘info ....‘ ) logging.warning( ‘warning ....‘ ) logging.critical( "server is down" ) |
logging.basicConfig函数各个参数:
filename: 指定日志文件名
filemode: 和file函数意义相同,指定日志文件的打开模式,‘w‘或‘a‘
format: 指定输出的格式和内容,format可以输出很多有用信息,如下图所示:
datefmt: 指定时间格式,同time.strftime()
level: 设置日志级别,默认为logging.WARNING
stream: 指定将日志的输出流,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默认输出到sys.stderr,当stream和filename同时指定时,stream被忽略
日志格式
%(name)s |
Logger的名字 |
%(levelno)s |
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
%(levelname)s |
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
%(pathname)s |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
%(filename)s |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
%(module)s |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
%(funcName)s |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
%(lineno)d |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
%(created)f |
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
%(relativeCreated)d |
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
%(asctime)s |
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
%(thread)d |
线程ID。可能没有 |
%(threadName)s |
线程名。可能没有 |
%(process)d |
进程ID。可能没有 |
%(message)s |
用户输出的消息
|
若要对logging进行更多灵活的控制有必要了解一下Logger,Handler,Formatter,Filter的概念
logging.debug()、logging.info()、logging.warning()、logging.error()、logging.critical()(分别用以记录不同级别的日志信息)
logging.basicConfig()(用默认日志格式(Formatter)为日志系统建立一个默认的流处理器(StreamHandler),,设置基础配置(如日志级别等)并加到root logger(根Logger)中)这几个logging模块级别的函数
另外还有一个模块级别的函数是logging.getLogger([name])(返回一个logger对象,如果没有指定名字将返回root logger)
下面我们就用getLogger来看看如何输出日志信息吧。
原文:http://www.cnblogs.com/zhengchunyuan/p/765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