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T>,其是列表的默认选择,内含一个数组,并且提供列表的逻辑大小Count和后台数组的大小Capacity,当数组满了时,会进行扩容。由于是连续型的数据结构,其添加删除操作的成本较高,提供二分查找,查找效率高。同时,其Sort操作会修改原始列表的内容,与OrderBy不同,并且Sort是不稳定的,会出现相等元素顺序不同的情况。
-
数组,最基础的集合,均派生自System.Array,包括一维数组T[10],二维数组T[10, 20]等,通过Array类的静态方法进行ConvertAll、FindAll和BinarySearch等操作。
-
Colletion<T>,位于System.Colletion.ObjectModel命名空间,为BindingList<T>和ObservableCollection<T>等扩展类型提供基类。与双向绑定相关的集合类型,注意它们只会在包装器发生变化发出通知,而基础列表改变时不会引发任何事件。
-
ReadOnlyCollection<T>和ReadOnlyObservableCollection<T>,其也类似于包装器,后者实现了INotifyCollectionChanged, INotifyPropertyChanged两个接口。
-
Dictionary<TKey, TValue>,使用散列表,查找性能的优劣取决于散列函数的优劣,默认使用Equals和GetHashCode,可以通过制定IEqualityComparer<TKey>作为参数。
-
SortList<TKey, TValue>和SortedDictionary<TKey, TValue>,两者都是字典类,前者内部维护一个排序的数组,添加删除操作的事件复杂度为O(n),后者内部维护一个红黑树,添加删除操作事件复杂度为O(log n),但会消耗更多的堆内存,使用IComparer<TKey>作比较。
-
HashSet<T>,是不含值的Dictionary<,>,具有相同性能特性,并且所维护顺序一般与添加顺序无关。
-
SortedSet<T>,是没有值得SortedDictionary<,>,维护一个红黑树,添加删除和检查操作的事件复杂度为O(log n)。提供GetViewBetween方法返回介于原始集上下限之间的另一个SortedSet<T>,注意这是一个动态的视图,会随着原始集的改变而改变。尽管看起来很方便,但需要注意的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保持内部一致性,操作的代价更大。
-
Queue<T>,构建一个环形缓冲区,实际维护一个基础数组,包含两个索引,分别记住入队和出队的位置(Slot),如果入队指针追上出队指针,则进行扩容。提供Enqueue、Dequeue、Peek等方法进行入队、出队、查看操作。
-
Stack<T>,其实现更简单,可以看做是一个提供Push、Pop、Peek操作的List<T>。
小节:在日常工作中,当遇到需要并发操作非集合类型的全局变量时,需要使用锁来处理;而当是集合类型时,就需要使用对应的并行集合类来处理,其能很好的TPL协作在一起。尤其在使用非线程安全的字典类进行并发操作时,有时会出现死循环等情形,尤其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