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串流设计的概念
10.1.2串流继承结构
1.准输入/输出
2.FileInputStream与FileOutputStream
3.ByteArryInputStream与ByteArryOutputStream
10.1.3串流处理装饰器
InputStream、OutStream提供串流基本操作,如果想要为输入/输出的数据做加工处理,则可以使用打包器类。
常用的打包器具备缓冲区作用的BufferedIutputStream、BufferedOnputStream,具备数据转换处理的DataInputStream、DataOutputStream,具备对象串行化能力的ObjectInputStream、ObjectOutputStream等。
10.2字符处理类
10.2.1Reader与Writer继承架构
1.InputStreamReader与OutputStreamWriter
2.BufferedReader与BufferedWriter
3.PrintWriter
11.1.1线程简介
10.1.2Thread与Runnable
11.1.3线程生命周期
1.Daemon线程
运行结果
2.Thread基本状态图
3.安插线程
4.停止线程
eg:InterruptedDemo.java。
11.1.5synchronized与volatile
1.使用synchronized
每个对象都会有个内部锁定,或称为监控锁定。被标示为synchronized的区块将会被监控,任何线程要执行synchronize区块都必须先取得指定的对象锁定。
java的synchronize提供的是可重入同步,也就是线程取得某对象锁定后,若执行过程总又要执行synchronize,尝试取得锁定的对象来源又是同一个,则可以直接执行。
由于线程无法取得锁定时会造成阻断,不正确地使用synchronize有可能造成效能低下,另一个问题则是死结。
2.使用volatile
synchronized要求达到的所标示区域的互斥性和可见性。互斥性是指synchronized区块同时间只能有一个线程;可见性是指线程离开synchronized区块后,另一线程接触到的就是上一线程改变后的对象状态。
可以在变量上声明volatile,标示变量是不稳定、易变的,也就是可能在多线程下存取,这保证变量的可见性,也就是若有线程变动了变量值,另一线程一定可看到变更。被标示为volatile的变量,不允许线程快取,变量值的存取一定是在共享内存中进行。
volatile保证的是单一变数的可见性,线程对变量的存取一定是在共享内存中,不会在自己的内存空间中快取变量,线程对共享内存中变量的存取,另一线程一定看得到。
eg:Variable2Test.java。
运行结果
eg:Variable3Test.java。
运行结果
11.1.6等待与通知
wait()、notify()、notifyAll()是Object定义的方法,可以通过这3个方法控制线程释放对象的锁定,或者通知线程参与锁定竞争。
线程要进入synchronized范围前,要先取得指定对象的锁定。执行synchronized范围的程序代码期间,若调用锁定对象的wait()方法,线程会释放对象锁定,并进入对象等待集合而处于阻断状态。
放在等待集合的线程不会参与CPU排班,wait()可以指定等待时间,时间到之后线程会再次加入排班,如果指定时间0或不指定,则线程会持续等待,知道被中断或是告知可以参与排班。
wait()一定要在条件式成立的循环中执行。
11.2并行API
11.2.1Lock、ReadWriteLock与Condition
1.使用Lock
lock接口主要操作类之一为ReentrantLock,可以达到synchronized的作用。
想要锁定Lock对象,可以调用其lock()方法,只有取得Lock对象锁定的线程才可以继续往后执行程序代码,要解除锁定可以调用Lock对象的unclock()。
Lock接口还定义了tryLock()方法,如果线程调用tryLock()可以取得锁定会返回true,若无法取得锁定并不会发生阻断,而是返回false。
2.使用ReadWriteLock
ReadWriteLock接口定义了读取锁定与写入锁定行为,可以使用readLock()、`writeLock()方法返回Lock```操作对象。
ReentrantReadWriteLock是ReadWriteLock接口的主要操作类,readLock()方法会返回ReentrantReadWriteLock.ReadLock实例,writeLock()犯法会返回ReentrantReadWriteLock.WriteLock实例。
3.使用StampedLock
StampedLock类可支持了乐观读取操作。也就是若读取线程很多,写入线程很少的情况下,你可以乐观地认为,写入与读取同时发生的机会很少,因此不悲观的使用哇暖的读取锁定,程序可以查看数据读取之后,是否遭到写入线程的变更,再采取后续的措施。 4.使用Condition
Condition接口用来搭配Lock,最基本用法就是达到Object的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的作用。
Condition的await()、signal()、signalAll()方法,可视为Object的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的对应。
11.2.2使用Executor
Runnable用来定义可执行流程与可使用数据,Thread用来执行Runnable。 将Runnable指定给Thread创建之用,并调用start()开始执行。 定义了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接口,目的是将Runnable指定与实际执行分离。
正确使用Markdown语法(加1分):
模板中的要素齐全(加1分)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一个问题加1分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一个问题加1分
本周有效代码超过300分行的(加2分)
其他加分:
扣分:
博客中值得学习的或问题:
代码中值得学习的或问题:
基于评分标准,我给本博客打分:XX分。得分情况如下:xxx
xxx xxx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200/200 | 2/2 | 20/20 | |
第二周 | 300/500 | 2/4 | 18/38 | |
第三周 | 500/1000 | 3/7 | 22/60 | |
第四周 | 300/1300 | 2/9 | 30/90 |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计划学习时间:XX小时
实际学习时间:XX小时
改进情况: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
20155317 王新玮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6周学习总结
原文:http://www.cnblogs.com/wxwddp/p/664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