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两个主角,几片故事,呆萌人生。人间如花丛,惟愿从"娜"片花丛中采撷一点点精华,用简单的文字抒写属于我俩的美丽国度,仅以此篇献给我的娜。
"以前很多朋友总问你挑来挑去,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现在我知道了,对的人出现有时候真的很突然,但就像上苍赐予的礼物,迫不及待的拆开,里面的所有都是惊喜。漫漫人生路,以后一起走,以后的衣服我陪你买,以后还会有另一个人记住你的生日,冬月初一。" |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好幸福,有这么一个呵护我、爱我、读懂我灵魂的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你就是那滴朝露,那片余辉,惟心之永随才是一生的执着。二十五载第一次心动,第一次追求女生,第一次精心准备礼物,太多的第一次,珍爱word娜。这个故事真的好美,好美,如梦似幻却又那么真实,永远让人陶醉。" |
回过头来想想,我俩之所以能在一起,一见钟情,相爱相惜,其实冥冥中早有天意。
茫茫人海,多少次可能遇见又擦肩而过, 我们沿着各自的轨迹成长,直到某天突然回头对视,两条平行线终于有了交汇点。
你不嫌弃我挫与傻,不嫌弃我不懂浪漫,不嫌弃我一无所有;我也不在乎你的学识,不在乎你是否升职,不在乎能否获得功名利禄。你想要的只是一个踏实的胸膛与温暖的家,我争朝夕也只想带给你温馨与快乐,并一直维持下去相约到白头。
这就是所谓的读懂我灵魂深处的人吧,娜娜从某种程度也是另一个秀璋!男女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根深蒂固的理解才能相互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才能两情相悦,才能漫漫人生到白头。
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愿你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唯有普通、平凡、琐碎的情感,才能让你感到亲切踏实,家一般的温暖。
PS:程序猿的爱情故事,希望也能感动你,狗粮勿喷,只为记录当下。如果文章中存在不足之处,还请海涵~
前文上篇叙述教学路:2016年总结:教师路的开启,爱情味的初尝 (上)
目录:
一.九年之期,紧紧追随
<一> 初识·假如爱有天意
<二> 支教·梦想地转接
<三> 旅游·寻觅女神的足迹
二.她的酒窝没有酒,我却醉得像条狗
<一> 手机·第一次交流
<二> 邮局·第一次约会
三.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 惊喜·生日祝福的感动
<二> 约定·专属女神的笔记
<三> 邂逅·只要香榭的落叶
四.只属于我两的浪漫与告白
<一> 做饭·最浪漫的晚餐
<二> 陪伴·最长情的告白
引子 · 真正的缘分都是在天上缔结的 也许我们不在附中见面,也不再师大的林间相遇。 |
九年前,你我的学校仅隔了一条马路,我在路的这边,你在路的对面。仿佛总有这样一个画面,樱花烂漫的季节,师大校园里一群女大学生步履轻盈、谈笑风生,在“介园”里拍着写真,笑容荡漾;园林的走廊上,几个小屁孩穿着高中校服,啃着鸭脖,口水滴答的嬉闹追逐着,其中一个男孩深深地被一个女孩迷住,懵懂的少年还不知道什么是恋爱,不敢要QQ或电话,也不懂什么叫撩妹,只是单纯地想把这个女神牢记于心底,害怕这片记忆像肥皂泡一样在阳光下消失得无影无终。
终究,拍摄完写真的女神转身离去,她还有太多属于大学的美好时光需要去经历;那个男孩也回到了自己高三拼搏的年代,但此时的他深深地着迷于离去的"娜"个女孩,陶醉于她的气质,她的芬芳,哪怕只是一个白色的背影、一个侧脸、一丝微笑,都让少年辗转反侧,相思入骨。他知道,女神终究只属于他心底的那片记忆,他们只是两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越走越远,没有交集。
同一年,那个女神也梦想着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师范大学的她本身就有成为教师的优势,中文系更增加了她成为教师的砝码。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西方文学、中国古典文学等等,少女深深地沉醉于她的文学世界。无数个夜晚,少女看着王小波与李银河的来往书信,默默留下了眼泪;多少个清晨,少女抱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走在那个熟悉的介园瑟瑟发抖,"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黄金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夕阳西下,林间小巷,图书馆里,都能看到这个少女在品读余华、沈从文、川端康成、奥尔罕·帕慕克、大仲马、陈忠实、霍达、东野圭吾等名家的作品,"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究竟呆萌的少年与善良的少女能否都成为老师?能否再次偶遇相识呢?故事继续。
"也许你会在将来不爱我,也许你要离开我,但是我永远对你负有责任,就是你的一切苦难就永远是我的。社会的力量是很大的吧?什么排山倒海的力量也止不住两个相爱过的人的互助。我觉得我爱了你了,从此以后,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对你无动于衷。" |
一壶清茶,饮尽半生沧桑风雨。
几摞书卷,浓缩岁月多少眷恋。
明月又圆,照见窗前人影不眠。
二胡一声,往事历历又是从前。
2011年9月18日,女神来到了遵义一个偏僻的山村顶岗支教,带这里初二、初三学子的语文。大山深处更多的是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少女也第一次踏入了社会,经历了从期待、兴奋,到忐忑、害怕,然后累到没有精力去顾虑,坚守以及无奈的离别。
你能想象一个女生第一天到中学报到就看到了这些学生被老师批评鞭打,贫瘠落后的山村吗?你能想象一个青涩的女孩中午吃饭本想把自己碗里面的肉夹给身边的孩子,却发现周围的孩子太多肉根本不够,心疼着回到自己的宿舍默默流泪的情形吗?你能想象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开始她的第一次家访,对象却都是孤寡老人,而老人们都在劝孩子不要读书,赶快出去打工挣钱的画面吗?还有太多太多,比如一个学生考试下座位抄试卷,被女神批评后却要打这个老师,还好他们最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那个小孩在这学期后当兵去了,每逢佳节都会祝福他的那个年轻女老师,这份友谊让人动容。
贵州众美路迢迢,
未负劳心此一遭。
搜得破书三四本,
也堪将去教尔曹。
2014年7月4日,这首诗是少年大学本科毕业离开北京时写的,这个暑假,他选择回贵州家乡支教。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指引,把他带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遵义,男孩似乎还在寻找着女神的脚步。支教结束之时,他感慨的写了点东西:
多少年后倘若我真的成为一名贵州老师,在夏令营的这片土地上,我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洒下了七节课;多少年后翻阅着那本陈旧的留言本,看着你们娟娟字迹,我总会微微浮动嘴角,悄然一笑。刚走上讲台的我,确实是害怕的,声音沙哑,小腿颤抖。七天时间是短暂的,不能让你们成绩突飞猛进,只能讲述些学习方法做题技巧,以及让你们感受最重要的东西——情谊。尽管无数次的幻想成为一名贵州籍的大学老师,但程序猿的梦想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
遵义支教回家那天,我收到了大学兄弟"仙人"给我的短信,心灵为之一颤。如下: |
2014年春天,参加工作的女神开始了她的江浙沪之行。从烟雨雾濛到风雪交加再到小雨沥沥,从南京路转外滩轮渡到陆家嘴,初来上海的女神感受到了二月的一丝忧伤;"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玄武湖岸的城墙、秦淮河畔的小吃、中山陵半坡的眺望、纪念馆里的历史,三月底的南京城让这个小女生感受到了古都的厚重和悲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四月的拙政园、苏州园林、太湖风光让少女感受到了灵气姑苏,园林之都的魅力。
年深外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独自在贵阳工作四年的女神虽然把贵阳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但依然想回家工作,孤独、寂寞、压力,哎!说不出的苦。而那个少年,虽然他深爱着北京这座城市,但依然牵挂着心中的那个梦想,再见北理工,别了朋友们,他毅然选择了回贵州,成为了一名大学青年教师。
2016年7月1日,少年研究生毕业了,乘上在北理六年时间里的最后一趟开往贵州的列车上 ,我惆怅着仿造写下这样一首诗:
别时道一句珍重,
不去思量,非常难忘。
无人可以诉衷肠,那又何妨?
留一段剪影,于心中回放。
几十年生死,不也两茫茫。
时间:2016年11月19日 晚9点36 |
两人聊着聊着,找到了很多的共同语言,包括两人的初识,师大学姐与学弟的关系,共同的遵义支教经历,找工作的颠簸与辛酸,写博客的经历到文学编程等等。
"电脑里放着你爱听的音乐,你在看书,我在答题,彼此并不说话,但我能感觉到你就在身边,真好,这便是最长情的等待,最好的爱情了吧!晚安,我的你~"
仿佛这样的画面在未来将会重现,哈哈!
用尽毕生努力书写才华, ——《璋 · 爱娜娜宣言》 |
时间:11月20日 星期天傍晚 夕阳西下 |
依稀记得她从马路那边挥着手,微笑着跑向我的场景,好美的画面;
依稀记得两个人故作镇定的聊天,从遵义支教聊到工作面试,她当记者等等;
依稀记得她主动要求去付账,两人争执着买单,最后却是家长请的老师;
依稀记得两人邀约看《你的名字》,却因为领导的一个电话忙去加班而不舍离去。
"我想和老师聊聊天嘛,我送你回去,这边我熟悉,你不喜欢和我聊天吗?",这句撒娇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让人刻骨铭心。两人撑着同一把伞缓缓向着学校走去,时不时手臂的碰撞,带起心脏的一次次扑通,幸福又忐忑着走到了校门口。男生默默的往校园里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那个夜灯下的笑脸,女生看着男生消失在了黑暗中的身影,才默默转身离去。两人又立刻拿起了手机,这看起来的轻车熟路,仿佛就是多年未见的恋人一般。
"你是不是对我今天的印象不好?没能陪你看成电影。"
"你是不是觉得我今天好挫啊?刚下课没打扮就赶过来了,而且应该是我送你的。"
哎!连续加班上课的小杨老师,背着个大书包、穿着大棉衣、胡子拉碴、油光发面的,甚至带着粉笔灰,而女神似乎都不在乎,更多的是心疼,看着小杨老师的憔悴面容却又谈笑风生,说不出的滋味。
或许这还谈不上爱,说不上情,但此时此刻他内心还是陶醉的,第一次感受到了除了母亲以外的关心,夫复何求啊!回到住处,深夜备完第二天早上课的杨老师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部分):
多么呆萌的一个小白啊,
多么善良的一个姑娘啊!
说实话,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是懵懂的,真的很害怕接触女生。到了大学也是一帮好兄弟,研究生稍微开朗了点,很大程度是在CSDN写博客,无偿帮助了很多陌生人,让我变得敢说话了点,但也害怕和现实中的女生相处,甚至和女同学聊天都会发抖,也是没有谁了。所以真没好好喜欢过谁,更别说动情、甚至追求了。
Y娜,可以说这次是真的动心了,正如虎扑以为JRS所说:
她的酒窝没有酒,
我却醉得像条狗。
或许,我也不想在这篇日记中写下什么誓言,它真的经不过世事无常。但这一瞬间,真的好喜欢她啊!第一次真正想去追求一个人;第一次害怕一个女生觉得我呆萌或不够好;第一次觉得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品行是那么的完美;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傻好傻,怎么都不会送送她,最后伞也没给她,吃饭也是她请的,啊啊啊!
或许,你会觉得这些缥缈的文字经不起风吹雨打,但深夜写文的秀璋,从来都是最真实的自己,她也看不到我今夜的话语。加油!秀璋。希望你能行,能追到你的女神,九年之期,又算得了什么。
小杨老师是幸运的, |
已经记不清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只记得在外读书的我,在每年的农历冬月初一这天,都会接到母亲的一个电话,祝我生日快乐,让我这天吃好点,穿暖点。
同样,今年我也收到了很多的祝福,有朋友的、学生的、亲人的、陌生人的,包括学生各种各样的红包,那几句“你值得我们去拥护”,“相见即是有缘”,“璋妈或小杨老师保重身体”,“秀璋欧巴生日快乐”,真的好谢谢你们啊,教师这条路真的好美,好美,再多坎坷都坚持走下去吧。
农历冬月初一,
我记住了,秀璋,
以后除了你妈妈,有另一个人也会记得的。
哎!感觉泪水已浸湿了眼眶,自己的人生如此幸福,此生足矣,何惧怪哉。
谢谢女神,这句话我会记住一辈子的,还有那深夜12点的生日歌,第一次有女生给我唱歌。今生今世,有那么一瞬间,我被感动得不行啦。"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可能我现在还做不到,但是现在给你带来快乐,伴你一生我还是能做到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不会忍让,我只争朝夕。这期间发生的故事,感觉自己真的好傻,好呆萌,但又比童话还美还真实,谢谢娜娜的宽容,同时每个故事都是美妙的音符,演绎我与你的人生。
的确,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一样的世界,对我来说,娜娜就是我编程教学工作之外的那个诗一样的世界,每每相遇闲聊都能让我浮动嘴角,蓦然心跳,或许这就是恋爱吧!但回头想想,人生何尝又不是不期而遇的幸福与突如其来的一些小小磨难组成的呢?你的勇气和我的勇气足够应付整个世界,更何况应付接下来所谓的小小磨难,只要你在,秀璋永远为你存在,这就是你最喜欢的《平凡的世界》吧!
晚安,贵阳。晚安,娜娜~
一辈子的承诺太美,美到我甚至不敢去轻信, ——《娜璋·小确幸篇》 |
故事写到这里,如果男主还不主动做些什么?真的可以完结了。
其实你们并不知道,从第一次见面后,男主就想着如何获取女神的芳心。为了能和她聊天,他翻遍了她的朋友圈,并根据每次的话题做了满满一本的笔记,记录了点点滴滴。
女: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娜璋·夜灯赠书篇》 |
你说你有点难追,想让我知难而退。
礼物不需要最贵,只要香榭的落叶。
这期间,秀璋与他的女神去了金阳各种地方,看到各种各样的落叶,不论天晴还是下雨,不论白天还是傍晚,只要两人相随,就很美。
有这么一个姑娘,大老远从花溪赶公交过来,陪他过生日;
有这么一个姑娘,在夜灯下展示左手的蝴蝶结,"傻瓜,我想握紧你啊!";
有这么一个姑娘,依偎在他的怀抱,眼含泪珠,谈论着趣事;
还有这么一个姑娘,精心给那个少年挑选新衣,梳妆打扮,说不出的感动;
哎!这个姑娘为了一个少年,替他擦眼镜上的雾珠,替他系鞋带,担心他加班;
总之,一切的一切,这个姑娘都是为这个少年着想。
而这个少年,却不懂浪漫,每次赶过来见面都很匆忙,都很憔悴,
从未给这个姑娘送花,买过巧克力,准备过小礼物。
哎!一句对不起是不够的。
他是多么的幸运啊,才能遇到这么一个懂他、爱他 、呵护他的女神。
人为什么活着?为了那个每天给你做饭两鬓斑白的老人,为了那个抱怨着把你的脏衣服扔进洗衣机的姑娘,为了女儿喝完牛奶离家前亲你一口说声爸爸再见。
有时候一顿晚餐满足的不仅仅是胃,满足的更是一颗心。
小杨老师从花溪下班赶两个小时公交车过来陪你,你却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独自买菜做饭等我。哎,工作再苦再累,热饭过后,疲倦终究会散去,再美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再漂亮贤惠的女生也仅此罢了,感谢上苍娜的眷顾,我就说嘛好人会有好报嘛!
其实啊! ——《娜璋·何德何能篇》 |
Love you once,
Love you twice,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
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我爱你,此生不渝。
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tuiful sunset!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的云翳来酿造一个美丽的黄昏,
希望我能成为那片云彩!
原文:http://blog.csdn.net/eastmount/article/details/5494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