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数据查询网站:https://www.aqistudy.cn/
形成原因: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方法:
大风:直接作用,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吹散,降低PM2.5浓度。
雨水:雨水没有办法直接降低PM2.5浓度,但长时间下雨会促使空气中湿度升高,PM2.5中的一些亲水物质会附着或溶于水中,随雨水沉入地面。
盆地地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参考:
原文:http://www.cnblogs.com/moyan03/p/6373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