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审的定在1月5日上午9:00在新主楼D225进行。
在Beta阶段项目评审会上, 每个团队有12分钟展示时间,10分钟问答和机动时间,我们的展示也不需要PPT,大家把要展现的东西写成博客(可以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内容)。这些东西都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也不必无中生有。基本要求如下:
展示用博客的内容可以按照下面的模板来组织,具体形式不限:
1) 团队成员的简介和个人博客地址
2) 我们要做软件工程,那就要有一点工程的样子:
团队项目的目标,预期的典型用户,预期的功能描述,预期的用户数量在哪里?
团队的产品如何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要看到目标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和评价 (视频或者活人上台介绍) ?
事先定义的软件下载量达到了么?为什么没有达到?
团队的成员如何分工协作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团队是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
团队如何平衡 时间/质量/资源 争取如期完成任务的?
在产品之外,团队代码的软件工程质量如何?如何用数据来证明?
3) 团队项目的实际进展(拷贝那些 scrum 过程中的燃尽图即可),发布的功能(拷贝发布文档),在哪里发布了软件(3 – 10 个网址), 用户反馈的截屏。说明在项目管理中,scrum的燃尽图是如何真实反映项目的状态的?或者燃尽图美化了状态?
4) 团队成员在Beta阶段的角色和具体贡献:
名字 |
角色 |
团队贡献分 |
具体的, 可衡量的, 可验证的贡献 |
马小哥 |
PM |
|
写了多少文档/博客/推广活动/多少次用户调查/多少次推广 |
牛大哥 |
Dev |
|
写了多少行代码, 多少注释, 多少文档 |
板砖哥 |
Test |
|
写了多少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发现多少bug? 多少bug 被修复了 |
… |
|
|
|
|
|
|
|
|
|
|
|
既然同学们选择上这个软件工程课,那么就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参与到软件工程实践中来。当然,同学们的投入程度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就把大家做了哪些工作亮相给大伙看看,把这些情况量化出来,摆在大家面前。 酱油在哪里,大腿在哪里就一目了然。这样我们的团队贡献分就很好决定了。
5) 所做软件最有特色的功能是什么,请着重介绍一下。活的用户如何从你的软件中获益的,请现场展示。
6) 团队从用户那里得到了什么反馈,有什么样的bug?这是预料之中的还是没想到的?
如果现场评审成员发现了bug,但是项目小组的测试人员并没有发现这样的bug,那么对每一个bug,这个团队的成绩扣掉10分,扣到0 分后,继续扣,团队项目得分可以为负分。
7) 团队和Alpha阶段相比,在软件工程方面有什么进步?希望看到小组Beta阶段postmortem的博客。
8) 总结,整个团队在这个课程上学到了什么,对软件工程的教育, 对这个具体的课程有什么批评建议?
7) 总结,整个团队在这个课程上学到了什么,对软件工程的教育,对这个具体的课程有什么批评建议?
评价标准:软件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软件实地演示质量,用户数量,是否用了真实的数据,数据量是否达到要求,团队合作等。
原文:http://www.cnblogs.com/jiel/p/623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