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java基础(二)-- 类、对象

时间:2016-11-09 15:33:40      阅读:20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类:通过封装其他数据类型达到创建新的数据类型的目的。在类里面可以包含基本数据类型和非基本数据类型

  1、java语言的源代码是以类为单位存放在文件当中的。

  2、类的主体当中变量有两个正式的名字:属性和成员变量

  3、创建类的引用(声明一个类的变量):类名 + 空格 +类变量名

  4、创建一个类的对象(创建一个类的实体): new + 空格 + 类名 + ()。创建实体过程中,让3中声明的类的变量指向这个实体。

  5、由于创建的引用指向类的实体,所以变量代表了类的对象。使用类中的属性时,可以直接使用创建的引用(变量)来指向类的对象。

     格式为:类的变量名 + " . " + 属性名

二、对象: new创建出来的就是类的对象

  1、使用对象的时候,是通过对象的引用,来操作对象的实体。

  2、一个对象可以由多个引用指向

  3、如果一个对象没有任何一个引用所指向,那么这个对象将不复存在。

三、类、对象、引用之间的关系

  1、将数据类型进行整个组成新的数据类型--类

  2、根据类的定义创建出的数据的实体--对象

  3、通过类创建的变量 -- 引用

  4、引用指向对象,是通过类创建出来的,是承载类和对象中间的一座桥梁。

四、使用对象注意的语法

  1、引用可以不指向任何对象。

  2、如果引用不指向任何对象,通过引用操作对象的时候就会造成空指针异常的问题。NullPointerException

  

  

  

  

java基础(二)-- 类、对象

原文:http://www.cnblogs.com/xuxusheng111/p/604695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