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ES6

时间:2016-08-06 20:27:36      阅读:27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ECMAScript 6入门

ECMAScript 6(以下简称ES6)是JavaScript语言的下一代标准,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发布了。

(2016年6月,发布了小幅修订的《ECMAScript 2016 标准》(简称 ES2016)。由于变动非常小(只新增了数组实例的includes方法和指数运算符),因此 ES2016 与 ES2015 基本上是同一个标准,都被看作是 ES6。)

let和const命令

let

声明变量。它的用法类似于var,但是所声明的变量,只在let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不存在变量提升

const

const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

const的作用域与let命令相同:只在声明所在的块级作用域内有效。

const命令声明的常量也是不提升,同样存在暂时性死区,只能在声明的位置后面使用。

对于复合类型的变量,变量名不指向数据,而是指向数据所在的地址。const命令只是保证变量名指向的地址不变,并不保证该地址的数据不变,所以将一个对象声明为常量必须非常小心。

变量的解构赋值

MDN  

解构赋值(destructuring assignment)语法是一个Javascript表达式,它使得从数组或者对象中提取数据赋值给不同的变量成为可能。

数组的解构赋值

以前,为变量赋值,只能直接指定值。

var a = 1;
var b = 2;
var c = 3;

ES6允许写成下面这样。

var [a, b, c] = [1, 2, 3];

上面代码表示,可以从数组中提取值,按照对应位置,对变量赋值。

本质上,这种写法属于“模式匹配”,只要等号两边的模式相同,左边的变量就会被赋予对应的值

如果解构不成功,变量的值就等于undefined

另一种情况是不完全解构,即等号左边的模式,只匹配一部分的等号右边的数组。这种情况下,解构依然可以成功。

默认值

解构赋值允许指定默认值。

var [foo = true] = [];
foo // true

[x, y = ‘b‘] = [‘a‘]; // x=‘a‘, y=‘b‘
[x, y = ‘b‘] = [‘a‘, undefined]; // x=‘a‘, y=‘b‘

注意,ES6内部使用严格相等运算符(===),判断一个位置是否有值。所以,如果一个数组成员不严格等于undefined,默认值是不会生效的。

如果默认值是一个表达式,那么这个表达式是惰性求值的,即只有在用到的时候,才会求值。

对象的解构赋值 

解构不仅可以用于数组,还可以用于对象。

对象的解构赋值是下面形式的简写

var { foo: foo, bar: bar } = { foo: "aaa", bar: "bbb" };

也就是说,对象的解构赋值的内部机制,是先找到同名属性,然后再赋给对应的变量。真正被赋值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var { foo: baz } = { foo: "aaa", bar: "bbb" };
baz // "aaa"
foo // error: foo is not defined

上面代码中,真正被赋值的是变量baz,而不是模式foo

var { foo, bar } = { foo: "aaa", bar: "bbb" };
foo // "aaa"
bar // "bbb"

对象的解构与数组有一个重要的不同。数组的元素是按次序排列的,变量的取值由它的位置决定;而对象的属性没有次序,变量必须与属性同名,才能取到正确的值。

如果变量名(左边)与属性名(右边)不一致,必须写成下面这样。

var { foo: baz } = { foo: ‘aaa‘, bar: ‘bbb‘ };
baz // "aaa"

let obj = { first: ‘hello‘, last: ‘world‘ };
let { first: f, last: l } = obj;
f // ‘hello‘
l // ‘world‘
var node = {
  loc: {
    start: {
      line: 1,
      column: 5
    }
  }
};
和数组一样,解构也可以用于嵌套结构的对象。
var { loc: { start: { line }} } = node;
line // 1
loc  // error: loc is undefined
start // error: start is undefined

上面代码中,只有line是变量,locstart都是模式,不会被赋值。

对象的解构也可以指定默认值。

默认值生效的条件是,对象的属性值严格等于undefined

如果解构失败,变量的值等于undefined

对象的解构赋值,可以很方便地将现有对象的方法,赋值到某个变量。

let { log, sin, cos } = Math;

上面代码将Math对象的对数、正弦、余弦三个方法,赋值到对应的变量上,使用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字符串的解构赋值

字符串也可以解构赋值。这是因为此时,字符串被转换成了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

const [a, b, c, d, e] = ‘hello‘;
a // "h"
b // "e"
c // "l"
d // "l"
e // "o"

数值和布尔值的解构赋值

解构赋值时,如果等号右边是数值和布尔值,则会先转为对象。

let {toString: s} = 123;
s === Number.prototype.toString // true

let {toString: s} = true;
s === Boolean.prototype.toString // true

上面代码中,数值和布尔值的包装对象都有toString属性,因此变量s都能取到值。

解构赋值的规则是,只要等号右边的值不是对象,就先将其转为对象。由于undefinednull无法转为对象,所以对它们进行解构赋值,都会报错。

let { prop: x } = undefined; // TypeError
let { prop: y } = null; // TypeError

函数参数的解构赋值

函数的参数也可以使用解构赋值。

function add([x, y]){
  return x + y;
}

add([1, 2]); // 3

上面代码中,函数add的参数表面上是一个数组,但在传入参数的那一刻,数组参数就被解构成变量xy。对于函数内部的代码来说,它们能感受到的参数就是xy

 

 

 

 

 

 

Promise

MDN 

new Promise(executor);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reject。它们是两个函数,由JavaScript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The Promise object is used for asynchronous computations. A Promise represents an operation that hasn‘t completed yet, but is expected in the future.

一个Promise对象代表着一个还未完成,但预期将来会完成的操作。

因为Promise.prototype.then和 Promise.prototype.catch方法返回 promises对象, 所以它们可以被链式调用

Promise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

Promise对象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

  1. Pending(进行中)、
  2. Resolved(已完成,又称Fulfilled
  3. Rejected(已失败)。

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Promise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Resolv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就算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Promise原型

属性

Promise.prototype.constructor
返回创建了实例原型的函数.  默认为 Promise 函数.

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作用是为Promise实例添加状态改变时的回调函数。前面说过,then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Resolved状态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可选)是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prototyp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添加肯定和否定回调到当前 promise, 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将以回调的返回值 来resolve.

then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注意,不是原来那个Promise实例)。因此可以采用链式写法,即then方法后面再调用另一个then方法。

Promise.prototype.catch(onRejected)

添加一个否定(rejection) 回调到当前 promise, 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如果这个回调被调用,新 promise 将以它的返回值来resolve,否则如果当前promise 进入fulfilled状态,则以当前promise的肯定结果作为新promise的肯定结果.
Promise.prototype.catch方法是.then(null, rejection)别名,用于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Promise.all() 

Promise.all(iterable) 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该promise会等iterable参数内的所有promise都被resolve后被resolve,或以第一个promise被reject的原因而reject 。

Promise.all方法用于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var p = Promise.all([p1, p2, p3]);

p的状态由p1p2p3决定,分成两种情况。

(1)只有p1p2p3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p的状态才会变成fulfilled,此时p1p2p3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2)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被rejectedp的状态就变成rejected,此时第一个被reject的实例的返回值,会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只有这p1,p2,p3实例的状态都变成fulfilled,或者其中有一个变为rejected,才会调用Promise.all方法后面的回调函数。

 Promise.race() 

Promise.race方法同样是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

var p = Promise.race([p1,p2,p3]);

上面代码中,只要p1p2p3之中有一个实例率先改变状态p的状态就跟着改变。那个率先改变的Promise实例的返回值,就传递给p的回调函数

Promise.race方法的参数与Promise.all方法一样,如果不是Promise实例,就会先调用下面讲到的Promise.resolve方法

Promise.resolve() 

有时需要将现有对象转为Promise对象,Promise.resolve方法就起到这个作用。

Promise.resolve方法的参数分成四种情况。

(1)参数是一个Promise实例

如果参数是Promise实例,那么Promise.resolve将不做任何修改、原封不动地返回这个实例。

(2)参数是一个thenable对象

thenable对象指的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比如下面这个对象。

Promise.resolve方法会将这个对象转为Promise对象,然后就立即执行thenable对象的then方法。

(3)参数不是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或根本就不是对象

如果参数是一个原始值,或者是一个不具有then方法的对象,则Promise.resolve方法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状态为Resolved

(4)不带有任何参数

Promise.resolve方法允许调用时不带参数,直接返回一个Resolved状态的Promise对象。

 

ES6

原文:http://www.cnblogs.com/oneplace/p/566048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