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课上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一本名叫《我是一只IT小小鸟》,阅读完之后受益匪浅,感同身受。回想起之前报考志愿的时候,种种情景浮现眼前。
报考志愿前,父母就带着我去咨询远方亲戚——某名校的退休老教师,父母格外的重视让我备受压力。“你有什么特长,你以前在学校有参加过什么比赛,你打算以后想从事什么行业……”这些问题对于资质平庸的我瞬间搭不上话,没有目标、没有理想,浑浑噩噩地度过三年又三年的初高中生活。每天听课,课后应付性地完成作业。于是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快速的度过12年的教育,但感觉生活是如此的平庸,无趣。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这就是我妈对我的读书时做出的评价。
当我相中的一些专业,例如:传播媒体、广播电视、广告学等一些文学性的专业。在父母的眼中却是就业前景差等问题。他们更希望我去学一些技术性的专业,有着一技之长。录取结果出来了,正如他们所愿我被软件工程专业录取,但是心情却没有想象的兴奋。邻家大哥哥也从事着IT行业,他高考成绩不理想,上的高校风评也差。可是出来工作时,薪资却高,工作也轻松。于是就再大家慢慢的“洗脑”下,我也开始踌躇满志,虽然那时基本不知道C语言是什么东西,虽然大哥哥跟我说女孩子学软件工程挺吃力的,但是我仍然对我四年后的形象充满无限的憧憬。
大学的生活果然就像高中老师所说,在这里没有父母逼你睡觉,叫你起床,没有老师催你晨读,叫你交作业。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自由”。如果说男宿舍说网游成风,“腐败猖獗”,那么女宿舍就是韩剧成瘾,“堕落腐败”。有时候想想父母辛苦赚钱供自己读书于是就开始奋发图强,但是意志不够坚定,时常随着大环境一起堕落,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但是我的内心却强烈希望自己学有所成,成为一个领域的牛人。接下来我将慢慢寻找自己的缺点,慢慢改进。相信在未来我会为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生涯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阅读了《我是一只IT小小鸟》发现自己与故事的主人公有着类似的经历,沿着他们的脚步我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开始弄清上大学首要的任务,明白自己要来干什么,走出学校的时候自己要收获什么,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从现在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努力学习拿奖学金。虽然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是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每完成一小项我都会开心,并且更有信心地向未来前进,成为IT行业的大牛。
原文:http://www.cnblogs.com/liuliuhenliu/p/528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