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启动流程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完成 ①硬件检查②可启动设备查找
可启动设备(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
| 
 字节偏移(16进制)  | 
 字节数 
 | 
 描述 
 | 
| 
 00~1BD 
 | 
 446 
 | 
 引导代码 
 | 
| 
 1BE~1CD 
 | 
 16 
 | 
 分区表项1 
 | 
| 
 1CE~1DD 
 | 
 16 
 | 
 分区表项2 
 | 
| 
 1DE~1ED 
 | 
 16 
 | 
 分区表项3 
 | 
| 
 1EE~1FD 
 | 
 16 
 | 
 分区表项4 
 | 
| 
 1FE~1FF 
 | 
 2 
 | 
 签名值0xAA55或0x55AA 
 | 
执行引导程序GRUB:可以作为几乎所有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相关文件保存在/boot/grub内
配置文件为grub.conf->default=?,timeout=?,splashimage=rpm.gz?,initrd->驱动动态加载
加载内核
执行init->调用/etc/rc.d/rc.sysinit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挂载文件系统,并管理进程的启动顺序
init命令可接系统启动级别(run level)
init+级别:-0 关机
-1 单用户
-2 不带网络的多用户
-3 无图形界面的多用户
-4 unused
-5 XII图形化
-6 重启
其中单用户模式下可直接以ROOT用户登录,无需密码,不启动任何服务,可通过passwd命令修改ROOT用户密码,因此应该做好GRUB的加密操作。
原文:http://www.cnblogs.com/starle/p/522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