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自我认知(二),而不是(一)呢,因为一还在肚子里;哈哈!
除了对技术感兴趣之外,我对人也很感兴趣,我喜欢研究人的人格,或者说是性格,更具体一点是研究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原因。如果我能对一件大家都不能理解的事情做出合理的解释,那是令我很快乐,很自豪的事情。我现在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我对父母的研究,曾经听过一个一个北大教授的演讲,他的演讲是针对应届生踏入社会如何做出选择的问题,很多应届生会面临一个问题:自己的选择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他说了一个观点,中国的学生都少了一门必修课叫做父母学,如何跟自己的父母打交道,而我觉得我能够处理好一切和父母之间的问题,甚至帮别人处理好,举个例子:许多同学向我吐槽自己的父母,吐槽的东西很多了,其中一件事儿是关于谈恋爱的,说:如果我不找对象吧,父母就会催我,赶紧找个对象谈着吧,迟早是要找的,如果我很着急找对象吧,父母又会说,别急,总是要找个好的,合适的。那么父母究竟是什么观点呢?我是这么解释的:父母的观点是关心你,爱护你,他们是给你做了一个balance,无论任何事情,他们不想让你太急躁,也不想让你太懈怠,而是保持冷静,有条不紊的做事情,包括找对象。如果你能站在父母角度考虑,你就不会对父母有烦躁感。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就培养了我一个爱思考的习惯,对于一些事情也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至于随波逐流,不至于被人引领思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引领者,能够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原文:http://www.cnblogs.com/balance/p/4987732.html